• 1
  • 2
  • 3
如有任何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
13065755002
l2991956500@qq.com

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新闻资讯
阳离子长丝---淘汰落后产能化解巨量库存 浙江服装产业
[ 发布时间:2016-07-09 10:26:07  浏览次数:1228  字体大小: ]

阳离子|阳涤复合丝|阳涤双色|阳离子低弹丝|阳离子长丝|找易丽纺

位于杭州东南五堡村,曾经因遍地开花的服装来料加工厂闻名全省。5年前,全村服装产业正值鼎盛,加工点达900多家,全年生产服装6000万件。如今,宁静代替喧嚣,一半以上技术装备落后、创新能力不强的“低小散”加工作坊主动退出市场竞争,带动生产力向新产业集群转移。

五堡村的变化,只是服装产业变革拼图一角。受全球市场低迷、人力成本上升、网络销售冲击等影响,浙江服装产业由“高速扩张”,进入“产能过剩”、“库存高企”的十字路口,一场服装产业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。

盲目扩张导致产能过剩

来料加工模式能否继续生存?

一间农民房,10台缝纫机,最多不过20个制衣工人,杭州服装的来料加工模式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,产品主要出口外销。2000年前后,随着杭州四季青批发市场不断扩张,“杭派服饰”迅速占领国内市场,“低小散”的来料加工作坊也随之蓬勃兴起。

其中彭埠五堡、七堡等村,由于房租低廉,交通便利,快速聚集起1600多家加工点。同一时间,杭州全市的服装企业数量也从2005年的1400家,猛增到2010年的2400家;服装从业人员由14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0多万人。

“回过头看,这个过程就是盲目扩张。”杭派女装商会理事长张弈告诉浙江在线记者,服装加工门槛低,投资少,利润相对较高。短短五年时间,大量资源涌向五堡、七堡,使服装产量提高一倍以上。然而市场需求有限,2012年前后,受全球经济低迷、电商模式变革等影响,服装订单开始逐年下滑,加工作坊首当其冲。

在五堡做了十年服装来料加工的四川人蒲大姐告诉记者,目前村里的服装加工企业已由900家减少到500家:“以前做一件衣服赚15块钱,一半是利润。现在最多赚8块钱,除掉房租、水电、人工,几乎没有盈利。有的厂一星期只有一两个订单,做几十件衣服,撑下去太难了。”

“市场变化之快,让行业内部措手不及。”杭州市政协委员、鑫晨服饰董事长沈肃丽这样解释产能过剩:“全球经济低迷,降低了服装的消费需求。互联网销售模式,打压了四季青市场的批发渠道。出口减少,使大量企业转向内销,加剧了国内竞争。竞争不利的服装企业,自然变成过剩产能。”

一组数据也说明,传统服装产业正在经历寒冬:2014年,杭州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完成销售产值285亿元,同比下降1.35%,首次出现负增长。2015年,杭州规上服装企业销售产值再次下降0.77%。

同时,据杭州市经信委统计,服装企业的利润总额大幅下降39.65%,且出现了24%的亏损面。粗放型的服装制造模式,显然已不适应绿色、高效的发展要求,淘汰落后产能成为大势所趋。

破解对策:

淘汰落后产能新建产业集群引领中小企业联合发展

2015年,浙江提出打造“七大万亿级产业”,时尚产业为其中之一。如何让服装制造业焕发活力?推进信息化设计和智能化生产,成为长远目标。

在杭州,随着“低小散”的加工作坊逐步退出竞争,萧山、余杭等地已经产生新的服装加工集群。不同于以往的“各自为战”,新集群拥有资源、功能、服务、辐射效应等优势,更适宜中小企业抱团发展。

“来料加工的路子已经走到了头,不变不行。”蒲大姐告诉记者,她正计划与同行一起搬去余杭,集合各自优势,争取更多淘宝订单:“冬装设计图已经拿到,只要质量跟上,多做‘爆款’,下半年生意肯定会变好。”

“整合淘汰的小企业,对浙江服装产业的整体形象也非常有利。”沈肃丽支持以“联盟模式”提升竞争力:“过去小企业不愿在技术、设计和品牌上下工夫,只热衷抢市场跑销售,让浙江服装成了中低档的代名词。现在市场逼着企业提升设计、提高质量,大浪淘沙才能磨练出一流品牌。”

人工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下降

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何维持盈利?

不同于五堡的作坊式加工点,杭州乔司制衣产业已经初具集群优势。多家规模以上出口企业与H&M、Zara、CABI等国际品牌达成长期合作,实现外贸订单逆市增长。然而人力成本的提高,却令企业深感利润微薄。

“2015年,公司的外贸销售额从七千万提高到一个亿,年增长率保持在30%左右。可利润却很难增长。”东兴制衣总经理吴争前告诉浙江在线记者,目前外贸制衣订单的利润率只有5%:“为和东南亚的制造业竞争,我们只能撇开利润,稳住客户。随着工资成本不断提高,国际竞争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小。”

据乔司街道统计,2005年乔司制衣产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为每人2500元,2010年提高为4000元,2015年再次提高到每人7000元。产能过度扩张,又令制衣工人需求量增加,加速工资上涨。产业聚集区内,随处可见长年招工广告,不少文字都已泛黄。服装企业“招工难”已经成为普遍现象。

“杭州的生活成本很高,就算每个月挣6000块钱工资,到年底也存不下多少。”来自湖南的90后车工小王告诉记者,他与女友计划年后回老家找工作:“也许换个行业,也许开家小店。”

破解对策:

打造自主品牌实现产业转移

“生活水平提高,工资要求上涨是必然趋势。为维持国际竞争力,浙江企业必须提高制造工艺。”杭州市经信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位于萧山的汉帛(中国)公司已拥有一整套智能制衣生产线,全自动裁床、自动熨烫等工艺处于全球领先:“实现机器换人之后,汉帛的全球订单长年不断,由于都承接高档服装制造,利润也相当可观。”

同时,服装产业的利润分配结构为:设计40%,营销50%,生产仅占10%。仅把握生产环节,显然无法获得更多利润。主动开创自主品牌,“不为他人做嫁衣”,也可以成为出口企业的突破口。例如三兴制衣公司,就推出“LIMAKA”品牌,希望逐渐取代出口订单。

将生产基地向西部地区乃至国外转移,也已提上浙江服装企业的议事日程。“跨境投资,将产能合作引向国外,并重新找回人力资源优势,不失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选择。”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研究专家史育龙告诉浙江在线记者,正在快速推进的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战略十分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开拓,也可为浙江服装产业提供转型思路。

服装库存危机连锁模式变革

品牌企业如何开创“全渠道”营销?

产业寒冬,对大型品牌企业的影响同样巨大。由于产能过剩,大量服装积压在销售环节,形成庞大的库存积压。

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:2013年,全国服装批发期末的库存总量为613.62亿元。到2014年末,库存总量再次提升为809.24亿元。有业内人士分析,目前全国的服装库存足够供应13亿人口一年穿戴。

“库存高企的说法,并不夸张。”在一家排名杭派服装前十位的品牌企业内,董事长助理李先生告诉浙江在线记者,依赖传统的连锁加盟模式,每季服装大约只能售出70%,剩下30%都转为库存积压。

“所以去年我们卖了15亿衣服,库存却达到3亿元以上,几乎抵消了全部利润。销售链越长,门店开的越多,库存积压越严重。”李先生表示,库存危机已成为连锁服装品牌共同的“黑洞”。

以浙江温州知名品牌“美特斯邦威”为例:2014年末,其库存就达到14.35亿元,2015全年亏损4亿余元。同为温州企业的“森马服饰”,去年库存则到达20余亿元。曾经辉煌一时的服装连锁加盟模式,亟待“互联网+”的变革。

破解对策:

推出品牌工厂店大数据管理精确生产

为消化库存,知名服装企业都在探索建立“工厂店”:在乔司三鑫工业园,伊芙丽等品牌在加工厂外开设“奥特莱斯”,女装大多低于百元出售。在萧山女装产业园,江南布衣等品牌以1折促销,汉帛公司也推出了高档出口服装。在下沙经济开发区,三彩品牌投资700多万,推出集合式工厂店,引进雅戈尔男装、特步童装等品牌,计划以库存服装的吸引效应,拉动商业地产发展。

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也开始应用于服装销售。卓尚三彩品牌就在架设“全渠道营销平台”,将实体直营店、天猫网店、工厂店及公司的库存数据连通,实现线上线下统一配货。主管经理张强告诉浙江在线记者:“今后我们将把服装产量控制在最小限度,根据市场需求补单再生产。让实体店成为购物体验中心,顾客试穿满意,可以在网上下单,直接邮寄上门。”

正如《浙江省时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》指出,服装产业将深入实施“电商换市”,鼓励企业加快开展电子商务,积极探索尝试离线商务等各种新兴电子商务模式。加快传统商街和专业市场改造升级,打造一批集产品设计、展示、旅游、体验、购物等一体的时尚“街、廊、馆、店、场”。